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泌尿外科 > 尿道 > 尿道损伤
编号:10265842
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外伤性尿道狭窄或闭锁
http://www.100md.com 《安徽医科大学学报》 1999年第2期
     作者:叶元平

    单位: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,合肥 230022

    关键词:尿道畸形;尿道狭窄;外科学;尿道;损伤

    安徽医科大学学报990234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 R695;R699.4

    1989~1997年,采用尿道内切开术治疗外伤性尿道狭窄或闭锁患者77例,疗效满意。

    1 临床资料

    本组77例患者均为男性;年龄18~67岁,其中18~50岁65例,占87%。病程2月~30年,平均34.7月。尿道球部狭窄14例,闭锁5例;膜部狭窄20例,闭锁23例,球膜部狭窄7例,闭锁8例。尿道闭锁长度超过2 cm者22例,最长达6 cm。伴有尿道假道10例,尿瘘6例。本次手术前行会师术32例,膀胱造瘘术28例,尿道吻合术16例,其中10例先后2次行尿道吻合术,1例行尿道吻合术3次均失败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 手术方法

    低位连续硬膜外麻醉,患者取截石位;术前庆大霉素液尿道冲洗。使用21 F 0° Storz尿道内切镜,边冲水边将尿道镜插至狭窄处远端,观察尿道狭窄部位及程度,如狭窄段有孔状通道,即从尿道镜侧孔插4 F输尿管导管通过狭窄段至膀胱内留作标记;沿输尿管导管用球形冷刀于11°、1°、9°、3°处作放射状切开,切至组织颜色红润、渗血,说明纤维瘢痕组织已被彻底切开,此时镜鞘可无阻力推入膀胱。

    尿道闭锁者需首先凿通闭锁段。为防止误切形成假道,由助手经膀胱造瘘口将尿道探杆插入闭锁段近端;手术者左手戴双层手套,食指插入直肠内,右手持镜;前后、左右晃动探杆及尿道镜,根据左手食指的感觉及外定位方向,用尖刀以短刺渐进法切开闭锁段,将尿道镜推入膀胱。再将输尿管导管插入膀胱内留作标记,换球形刀进一步放射状切开闭锁段尿道。

    术后根据狭窄程度留置18~20号气囊导尿管4~6周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77例患者共计行尿道内切开术89次,平均手术时间73 min(20~210 min)。8例术中输血400 ml,1例输血800 ml。

    3 结果

    本组74例门诊随访1~66个月;3例术后尿道再狭窄拒绝再手术失访。74例中,术后排尿通畅或经1或2次尿道扩张后排尿通畅、尿线直径>4 mm者56例,占72.7%。7例需定期尿道扩张(3~24个月),尿线直径可保持在2~4 mm。10例拔除导尿管当天至6个月出现排尿障碍再次行尿道内切开术(其中2例先后3次手术)后治愈。1例因耻骨支移位压迫尿道改行开放性手术。手术总有效率为94%。

    4 讨论

    4.1 疗法的选择 复杂性尿道狭窄目前仍是泌尿外科难题之一,手术效果并非满意。对尿道闭锁长度超过4 cm的患者,我们采用分期手术的方法,先行强行扩张会师术,留管4~6周后,再行二期尿道内切开术,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。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应根据狭窄程度及有无假道、尿瘘等伴发症状决定。导尿管对狭窄段起支架及持续扩张作用,但长时间留管感染机会亦增大。结合本组临床资料,我们认为术后留管时间以4~6周为宜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4.2 注意事项 为提高手术效果,防止复发,治疗中应注意:①术前、术后积极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。②狭窄段需充分放射状切开;对瘢痕严重或有瘢痕悬垂物阻塞尿道者用电切袢将创面薄薄地刮平,可提高疗效〔1〕。但电切不可过深,防止深度烧灼后瘢痕挛缩或尿道括约肌损伤引起尿失禁。③闭锁段的凿通应遵循短刺渐进的原则,避免假道形成。④手术后如出现尿道再狭窄,应及早行二次尿道内切开术;如尿道完全闭锁后再手术,则手术难度明显增加。⑤术后排尿不畅者,应定期行尿道扩张。地塞米松、糜蛋白酶加庆大霉素尿道内灌注可缓解尿道内炎性水肿,防止瘢痕再次形成。

    作者简介:叶元平,男,42岁,副主任医师

    参考文献

    1 董德欣,岑 松,钟 江等.窥视下尿道内切及电切术治疗尿道狭窄或闭锁.临床泌尿外科杂志,1992;7(4):228~230

    1998-06-11收稿,1998-09-11修回, 百拇医药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医疗版 > 疾病专题 > 泌尿外科 > 尿道 > 尿道损伤